黨章規定,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一切從實際出發,理論聯系實際,實事求是,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。這是一條貫穿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正確的思想路線。百年黨史無數次證明,任何時候堅持這條路線就勝利,違背這條路線就失敗。
1917年,懷揣實業報國夢想的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賓步程,手書“實事求是”懸掛于岳麓書院講堂,將其作為校訓,引導學生從事實出發,崇尚科學,追求真理。彼時,青年毛澤東寓居岳麓書院的半學齋,深受實事求是這一學風的濡染熏陶,并不斷內化為其認知方式、價值追求和實踐品格。從此,實事求是扎根于畢生追求革命真理的毛澤東腦海,并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實踐中,使實事求是成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。無論是井崗山根據地的從小到大,還是長征路上的四渡赤水;無論是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,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,無一不是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結果。
探“史”訪根“啟”本源。“實事求是”這個成語最早是出自東漢班固所著的《漢書河間獻王傳》,書中稱贊河間獻王劉德 “修學好古、實事求是”。劉德是漢景帝劉啟的十四個兒子中的一個,他一生酷愛藏書,從民間收集了很多先秦時期的舊書,并且整理得整整齊齊。他腳踏實地,刻苦鉆研,令很多讀書人深為贊嘆,都愿意和他一起進行研究。“修學好古、實事求是”這句話的意思是,研究學問要掌握充分的事實根據,然后再從事實中找出真實的結論??梢哉f,實事求是最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。
結合化工行業的發展實踐,學習黨史,堅持實事求是對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。建國以來,行業由一窮二白開始起步,逐步建立起門類齊全的化工行業發展格局;改革開放以后,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,順應時代大潮,服務國民經濟,融入國家大局,取得了一日千里、翻天覆地的變化,躍居世界前列。但也應該清醒地看到,行業中盲目發展、一哄而上的現象也很嚴重。有些企業決策項目主觀臆斷,設計項目只看優勢,發展過程不講實際,造成產能過剩、同質發展、惡性競爭的局面,給行業企業帶來重大損失。學史明理。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教訓告誡我們,行業必須把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貫穿于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全過程。
學黨史,悟思想,辦實事,開新局。